热门看点:职教故事︱贵州轻工职院驻村干部张问平:生财有“稻” 鼓实村民“钱袋子”

2023-04-05 13:02:49   来源:天眼新闻

温润的春日里,轰隆隆作响的碾米机,打破了剑河县柳川镇柳堡村午后的宁静。3月31日,69岁的村民龙秀权在屋檐下熟练地操作着机器。经过两次脱壳加工后,细长饱满白净的米粒被分离开来,带着热气从筛子上缓缓滚落而下。

村民龙秀权在操作碾米机设备

得把绿色带回家。浓浓米香吸引了恰好在村里走访的贵阳居民,陈霁20斤,杨治平10斤,金星10斤,一番选购之后,桶里新鲜出炉的大米所剩无几。“我家一共有10亩地,这些是去年种的水稻,打算把没吃完的拿去卖。”龙秀权说。


【资料图】

水稻是柳堡村的主要作物,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,年产量在90万-100万斤。另有生猪养殖,年产猪崽在300头左右,散养鸡、鸭、牛、稻田鱼等。此外,建有高山农产品加工基地、柳落村米酒加工厂,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。

这是柳堡村的产业家底。如何做实做细做好“米”文章,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张问平2021年5月正式驻村以来思考的核心问题。

张问平(右)在走访村民

柳堡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,全村共326户1420人。村里共有耕地面积1500亩,人均耕地面积为1.1亩,林地面积为1500亩,人均林地1.1亩。

2019年12月,贵州轻工职院投资4万元在剑河县柳川镇柳堡村修建了大米加工厂。“为了打造柳堡村自己的特色品牌,艺术设计系专门设计了包装,每袋6斤装,每斤5元。平日里,村民们也可以免费使用这些设备打米。”张问平说。

大米的包装袋

针对加工厂面积狭小等问题,2021年,学校拨款5万元进行了优化改良。100余平方米左右的加工厂里,剥壳机、真空包装机、包装袋等一应俱全。

装满“米袋子”,鼓实“钱袋子”。近年来,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,多措并举通过电商平台、旅游景点、超市等渠道,将大米销往各地市民的餐桌。

村民在晾晒稻谷

此外,2020年以来,贵州轻工职院还通过校农结合的方式帮助柳堡村销售大米10万斤,产值30多万。大米进校园系列采购活动,总务处统一以单价3元/斤直接进村点对点向村民收购,其中,食堂采购价为2元/斤,学校再每斤补贴1元。 

“张老师,柳堡村今年还有米卖没?”“现在剩下的不多了,可能要等秋收以后。”3月31日,贵州轻工职院总务处负责采购的老师来电询问。2023年,学校打算继续在柳堡村购买2万-4万斤大米。

贵州轻工职院在收购柳堡村的大米

柳堡村距离集镇10公里,大米运输成本较高。很多村民只能靠6天一次的赶场零售方式实现增收,农产品变现能力有限,单价普遍在2.6元-3元之间。学校统一采购在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,也提高了大米价格。

有肥无水望天哭,有水无肥一半谷。水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谓命脉之重。去年7月以来,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,导致柳堡村出现农业用水紧张情况。

对此,一方面,张问平等人积极动员村里的种植能手,鼓励大家向其他农户传授抗旱救灾知识,指导农户科学施肥、合理灌溉,做到高效有力抗旱。

村民在查看水稻长势

另一方面,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积极指导村民抗御持续高温少雨天气,树立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意识,防止病虫灾害发生,将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。

2022年,贵州轻工职院向柳堡村拨付了24万的党建帮扶资金。其中,相当部分资金用于5000米的田埂硬化和2.58公里的机耕道修建。“水稻作为柳堡村的主导产业,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升水稻种植效益。”张问平说。

村有“当家”产业,户有增收门路。未来,柳堡村将在原有基础上围绕“一村一品”重点聚焦水稻产业发展,并立足当地特点发展其他产业,走多样化道路。

硬化的田埂

此外,持续完善大米品牌建设,挖掘柳堡村水稻特色,做好大米生产和包装,提高大米的经济价值;拓宽大米的销售渠道,让百姓有收成、卖得出。

喜讯从茅台酒厂传来。今年,茅台酒厂将在柳堡村种100亩耐旱的红高粱,并且负责收购。“公司免费提供种子,村民种出来后公司以3元/斤的价格收购。再过几天,将有专业农技人员到村里来开展种植技术培训。”张问平说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

编辑 张凌

关键词: